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68章 紫玉葡萄(1 / 2)

&esp;&esp;江源双手微微颤抖的举着十倍放大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观察着那串紫玉葡萄,又是称重又是测量的,忙活了好长时间,这才抬起头来冲着贺斌肯定的点了点头。

&esp;&esp;“贺总,这串紫玉葡萄是用整块的南阳紫玉雕琢而成的,在古代紫玉被认为是祥瑞之物,在《宋书?符瑞志下》中有记载:黄银紫玉,王者不藏金玉,则黄银紫玉光见深山。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正纬》也曾记载,白鱼赤鸟之符,黄金紫玉之瑞。我敢断定,这一串紫玉葡萄必定是出自于皇宫内苑,至于是哪朝哪代的,我就无法考证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串紫玉葡萄的价值绝不会在国宝翡翠白菜之下。贺总,您如果想要考证出处的话,我建议您带着这串紫玉葡萄去请教唐总的岳父和师父,他们必定能够说出一个出处。”

&esp;&esp;贺斌一头黑线:“这宝贝要是让几位老爷子知道是这个小子的东西,你认为我还能拿的回来么?”

&esp;&esp;江源讪笑着闭上了嘴,别说是这件宝贝了,就是他从唐豆这两千件古玩中挑出来的那将近五百件古玩也都是世所罕见的精品,估计那几位老爷子要是看到的话,肯定不会允许唐豆把这些宝贝送拍的。

&esp;&esp;贺斌望着江源问道:“你估计这串紫玉葡萄在拍卖会上可以拍卖出多少钱来?”

&esp;&esp;江源想了半天,为难地说道:“如果不能考证出出处的话,我估计这串紫玉葡萄最终的拍卖价格应该会在两亿以上,也许会达到三四亿。如果能找到传承,而且传承也有些说道的话,拍卖价格恐怕要翻倍,甚至是更多。”

&esp;&esp;贺斌望向唐豆:“兄弟。这串紫玉葡萄你总该知道一些来历吧?”

&esp;&esp;唐豆笑了笑:“我只听说这串紫玉葡萄曹操曾经收藏过,至于再往前我也不太清楚了。”

&esp;&esp;“曹操?那岂不是说这串紫玉葡萄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贺斌眉梢一挑,转向江源说道:“有了曹操这条线索,你再往前追查一下应该不太费劲了吧?”

&esp;&esp;江源为难的挠了挠头,有些底气不足的说道:“我尽力吧。”

&esp;&esp;“找出传承我奖励给你一百万。”

&esp;&esp;“我马上就去翻史书。”江源又被打了鸡血,小腰板挺得倍直。

&esp;&esp;“等等”。贺斌急忙喊住马上就要走的江源,笑呵呵的转向唐豆,把手伸了出来:“不是还有一件么,拿来吧。”

&esp;&esp;唐豆一笑,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来一枚铜钱放到了贺斌手中。

&esp;&esp;“擦,就是枚铜钱呀?”贺斌非常不满的喊道。

&esp;&esp;“得,你没相中还给我,我回头再帮你找一件。”唐豆冲着贺斌伸出了手。

&esp;&esp;“美的你,到我手里的玩意你还想拿回去?”贺斌嗖的把手缩了回去。嘿嘿一笑拿到眼前。

&esp;&esp;看清铜钱上的铸文,贺斌失态的惊呼出声:“我去,竟然是大齐通宝。”

&esp;&esp;贺斌也不是一无是处,对于古泉五十珍也是如数家珍一般,如今见到手中的大齐通宝忍不住表现出了震惊。

&esp;&esp;大齐通宝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李昪所铸造,李昪曾为徐温养子,故名徐知诰,曾被徐温封作齐王。

&esp;&esp;杨吴天祚三年。徐知诰废吴睿帝自立,国号大齐。铸大齐通宝。

&esp;&esp;历史上有记载的大齐通宝仅有两枚,一枚钱上右上方缺一角,古泉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四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

&esp;&esp;缺角大齐和四眼大齐都是有残缺的残币,可是因为稀少。同样是古泉五十珍中难得一见的绝世珍品。

&esp;&esp;尤其是缺角大齐,更是已经消失不见,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esp;&esp;缺角大齐是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太平军攻进杭州的时候,戴熙由于思想上不认同太平军。投水自尽。

&esp;&esp;戴熙死前将大齐通宝等收藏的宝物深在自己家的地下,后人为了得到这枚稀世的大齐通宝,争相购买戴宅,每一任宅主都会掘地寻找戴熙埋下的宝物,可惜终无所获,这枚缺角大齐自此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esp;&esp;四眼大齐是解放前有北骆南戴之称的戴葆庭先生和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此枚大齐通宝虽然不缺角,但因为做毽子,被钻出四个小孔。戴葆庭收藏之后,后来被著名收藏家张叔驯重金购得,藏之密室,从不示人,且因而自号‘齐斋’,由此可见其对大齐通宝的珍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