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1章(1 / 2)

自出了这事后,先帝对明棠越来越特别,几度想把她要来做个嫔妃,林昭仪又急又没有办法,只能在先帝和旁敲侧击的时装作不懂,应付过去。

就在此时,林昭仪怀孕了。

先帝喜出望外,顾忌着林昭仪腹中的皇嗣,再也没提明棠的事了。

林昭仪想着有了皇嗣圣宠已稳,也不需要明棠帮她争宠了,让明棠无声无息的消失在后宫中。

孔嬷嬷和明棠相处了两年,于心不忍,用腹中皇嗣相劝,不宜杀生,说是十天半个月就把明棠打发出宫,软磨硬磨,林昭仪同意了。

就在准备把明棠送走的前几天,明棠告知林昭仪她已经有了身孕,是先帝的。

林昭仪怀了孕后就有些喜怒不定,听到这个消息气的立刻就要杖责明棠,还是孔嬷嬷拦住了。

有了皇嗣,哪能随意行杖责,传出去,就是谋害皇嗣。

一口气出不了,林昭仪被的胎气不稳,请了几次太医,在床上好好躺了半个月。

刚决定把此事告知先帝和皇后,将近三个月的身孕的林昭仪突然在承乾宫摔了一跤,流产了。

因为这一跤摔得严重,以后林昭仪都很难生育了。

她深知以后的荣华富贵都系于自己的肚子,太医说不能生育,就是活生生的断了她的所有可能。

林昭仪病急乱投医,花了重金收买太医,当场就做了决定,让明棠把孩子生下,充做自己生的。

明棠知道林昭仪的想法,却也没有反抗,还帮着林昭仪隐瞒。

这点,孔嬷嬷也不明白。

再后来,明棠就搬到承乾宫正殿旁边的暖阁里,被看管起来。

林昭仪想要明棠的孩子,自然不能留着明棠,寻了许多法子。

最后刻意养大了明棠的肚子。

生产当日,胎大难产而死。

这就是明棠的一生。

与此同时,正殿的林昭仪诞下皇三子,先帝皇嗣单薄,有孕的人不少,却很少有生下来的,生下来的也活不过周岁,因各种原因都夭折了所以并未序齿。

就算元刚生下来时健健康康,由于前车之鉴,先帝也不没有赐名。

只是将林昭仪的位分提到了妃位。

等元过了第一个周岁时,先帝大喜,特封林昭仪为德妃。

德妃也因此开始了将近二十年的圣宠。

林庶人和明棠长的有四分像,男儿肖母,这也是永宁帝和林庶人长的相似的原因。

更是无人怀疑永宁帝和林庶人之间的母子关系。

只是这查到的,太快了,太顺利了。

对影三道:“去查查,这些天还有什么人查过这稳婆。”

再对李全道:“去查查三十年前的那场科举,查的越清楚越好。”

许多官宦子弟会想尽各种办法剔除那些无背景的读书人,这点,永宁帝知道。

沈明秀是他的舅舅,永宁帝愿意费功夫去查,愿意相信一次心底的侥幸。

当然,这些也有他的考量。

沈明秀若真是科举舞弊,有关永宁帝的出身和名声,要不要把此人此事彻底抹掉还得再考虑考虑,特别是在这个时候。

有一点,林庶人说的对,德妃的生下的备受宠爱的皇三子和无名无姓的宫女生下的皇三子天差地别。

邑王也可以借此动摇他的皇位,煽动民心。

默了下,永宁帝道:“将此事封起来,文华殿之外,朕不希望有任何人知晓。”

李全知道轻重:“奴才知晓。”

李全正要退下,永宁帝又道:“再去塞北找找,有没有一个叫沈明秀的人,是京城人士,若有,就带回来。”

有可能,他的舅舅还活着。

李全回头:“奴才这就安排人手。”

永宁帝又处理了一下午的朝政,到了天暗下来,元才放下朱笔。

“摆驾福寿殿。”

有些事情她想问问周太后,兴许她知道。

福寿殿中,永宁帝到的时候周太后正在用晚膳。

“陛下来了,可用晚膳了?”

永宁帝未答:“儿臣给母后请安。”

周太后抬手:“快起来。”

又再问了一遍∶“可用晚膳了?”

“未曾,儿臣前来是有一件事想问问母后。”

“你问,母后必定知无不言。”边说还边舀了碗汤给永宁帝。

“这是汤最是滋补,最近陛下也操劳了,看在哀家的面子上喝一碗再说也不迟。”

周太后的关心,永宁帝不好拒绝,顺势接过,一口全喝了。

周太后满意,让服侍的宫人下去:“陛下,是什么事啊?”

永宁帝正色∶“母后可记得二十多年前,林……”庶人二字将要出口又被憋了回去。

“太后身边一名叫明棠的宫女。”

周太后恍然大悟∶“你都知道了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