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菊听她这么说,忙问道。
“是有个人选,而且你们都认识,是个好去处,要不是你和我是姐妹,我也不会来跟你说这事,你们要是愿意,那我就给你们说去。”
“我们还认识,是谁啊,难道是我们村的”
“你还真猜对了,就是我们村的,张桂芬家,怎么样?”胡定芬见她猜对,拍着大腿说。
“张桂芬家,是哦,她家还有个没嫁出去的姑娘,而且儿子也没了,不过听说正在读高中,之前还有人说怕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怎么张桂芬她放出消息来了?”
胡成菊一听,立刻想到了梨花,心里还有些高兴,这可是一门好亲事啊,要是真能成,她也要给胡定芬包个大红包。
“你想啥呢,人家那大姑娘还在读书,现在家里也不缺钱,考上了大学生,哪里还有你家老三的事啊,我说的是秀兰,张桂芬的儿媳妇,他们家没说要给姑娘招上门女婿。
不过秀兰有出息啊,昨天那么多东
西你又不是没看见,又是个孝顺的,要是你家老三去当上门女婿,在老冯家,也不愁房子住,还挨着,李秀兰只有一个姑娘,以后生了孩子,让孩子跟着冯家姓也不是不可以嘛,我听说马跟冯就差了一点,这不是命定的缘分吗?”
胡定芬一说出这话,把胡成菊给惊呆了,就连躲在门外偷听的两个儿媳妇也都诧异了,这姨还真敢说啊,让老三去给冯家儿媳妇当上门女婿,这叫个什么事?
不过要是真的成了,以后她们就是秀兰的嫂子,听说镇上有个店,县里还有个摊位,她们这些做嫂子的,帮衬些也是应该的。
“啥,李秀兰,你是不是疯了,那是人家儿媳妇,不是女儿,怎么招上门女婿?再说了,老冯家能愿意养个没血缘的孙子,还不把老两口气死,还有她刘婶,那脾气,我是不敢去说的。”
胡成菊一开始也觉得她是疯了,不过转念一想,要是冯家真的同意,那她们家也不是不可以,虽说李秀兰是个寡妇,但是能挣钱啊。
“害,张桂芬那人就是个纸老虎,再说了,跟着他冯家姓不就是冯家的孙子啊,他们家几代单传,我看兴许是命里带了点什么,有个外面的血脉去冲一冲,说不定就好了。”
“这事还是算了吧,要是知道了,怕是李秀兰不同意,听说她之前就说过不会再嫁的,再说了,她那么赚钱,之前冯家那样的处境了,竟然都能过得起来,我看现在比大队长家还要富,还买了那么多车,谁看了不眼馋啊。”
“你都这么说了,还不愿意啊,我跟你说,有这个心思的可不止我一个,你等着吧,冯家这下子是真的发了,肯定还有其他人有这想法,你不去,别人就抢先了,要不我去给你问问,要是她们真有这想法,与其找外村的,不如找本村的知根知底,再说了老三还是个毛头小子,她一个寡妇,怎么都是她赚了。”
“那你替我问问吧,要是真成了,这谢媒礼少不了你的,你真是老三的亲姨,想到了这么好的主意。”胡成菊也觉得可以试试,大不了就是不成呗,有什么的,村里人找媳妇,找女婿不都是要打听的吗,在她看来,老三也不差什么,就是家里兄弟多,拖累了,要不然也不会考虑寡妇了。
汪厂长
李秀兰还不知道她们打的什么主意,和大队长商量了这块地怎么建后,她就开始了下一步的筹算。
两人去了县里找了赵所长,现在已经将企业的建造提上了日程,那么购买设备就要抓紧了。
赵所长打电话给县里食品厂的厂长,食品厂厂长让他们现在过去参观,并且邀请赵所长也一起去看看,目前他们厂里也遇上了难题,想要请领导帮忙想想办法。
食品厂厂长叫汪爱国,得知赵所长带着两人来,他也到门口来迎接。
“欢迎欢迎,赵所长,李同志,这位是张大队长吧,难得几位莅临我们县食品厂,李同志真是年轻有为啊,这么年轻,就敢办企业,果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之前听玻璃厂的人说过,李同志在玻璃厂买了不少玻璃瓶,生意还不错吧,我们这些人老了,不如年轻人脑子活络,像我们厂里那几个大学生,确实脑子都比我们灵活。”
汪厂长笑呵呵地接待几个人,一点也没有架子,他和赵所长熟悉,说话也要放松些。
“老汪,你看看你,这心态可不行,要跟着年轻人打交道,多学习,以后说不定还能再创辉煌呢,李同志她们是来看你们的旧设备的,正好你也找几个专业的人给她们介绍介绍,也跟着你们学习点经验,要让我们长岁县的东西走向全省甚至是全国。”
“呵呵,好,那我带你们进去。”几人边说边走,很快就到了车间,车间外面有一个仓库,淘汰下来的设备都堆在这,他找了个平时操作的老员工过来,介绍了这几个设备的用处。
李秀兰这次是有备而来,她带着一个本子两支笔一起过来,在老员工的介绍下,一点一点地记下来,又把设备的尺寸、使用方式、打包、塑封等等方法都一一问清楚。